恋爱的四个阶段,精致穷女孩如何“聊”出高级感?
他们也许会情不自禁地去买几千块的包包,接下去一个月要在吃土中度过;也许是外出旅游,体验豪华游,住几家酒店,这个月的工作都白干了…
像这样报复性消费的女孩,看到信用卡账单后,有时候真想嫁得好,升职加薪,是不是就能每天都在这种压抑的美好追求中度过呢?
这两个女孩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精致和贫穷,那么怎样才能逆袭呢?
一、精打细算贫穷是病态还是投资,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。
我的朋友LISA曾经是一个精致而贫穷的女孩,毕业后在澳洲500强时尚界工作。
恋爱的四个阶段:由于工作的原因,不时的看秀,不停的看明星是家常便饭。
由于LISA自己是学艺术的,摄影水平很高,所以朋友圈里除了各种明星活动之外,就算是日常聚会漫步也有大片既视感。
但在刚刚工作的时候,LISA也尝到了被穿着PRADA女魔头和同事们鄙视的日常生活——比如包包不够大,衣服颜色太多显得太土,化妆太水蜜桃不够高档,冷眼睛。
因此小可爱LISA逐渐被圈内人同化,即使只是吃泡面,也要身上加品牌。
恋爱的条件,此时买买买,是为了更符合圈文化,让职场之路走得更顺滑,所以此时精打细算是投资,不是病态。
LISA就是这样经历过这样的魔鬼熏陶,在一个活动上,看到一个明星bra带脱了后背,顺势说了句“这是什么品牌,这个牌子很舒服,我正好有一个备用的,你是否介意我先把它拿下来?”
后排赢得了该明星的青睐,不时会有姐妹们的欢呼和叫好,这是她的精致带来的圈圈整体提升。
病态精致贫穷,比如自己在大城市里混的不好,回到家乡后,就习惯了大城市的高品位和高标准,又时时希望与之比。
抱怨小城市不够好,抱怨之后却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或行动。
恋爱的意义:或是明明自己债台高筑,却假装白富美,希望以此来增加吸引力,就总有那么一天,这样的精致和贫穷一定要转化,否则会病得更厉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