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格太像适合谈恋爱吗 还是性格互补更好呢?
许多找我的情侣问题的根源大多是他们不相似的点,因此,在恋爱之后,矛盾和分歧就会爆发。
爱需要激情,性格互补能在不同性格观念的碰撞中带来许多乐趣,人们的探索欲望总能驱使我们被不同的人所吸引,。
恋爱期间,我觉得对方的区别是互补和魅力,磨合期会成为“我们不合适”的理由。那是因为我不仅追求“感觉”,还没有容纳这种不同的能力。后来我开始想把对方改造成和自己“相似”,于是就产生了矛盾。
相似或互补的性格可以很好,但要看个人管理感情的能力。其实相似的性格更适合大多数人的爱情,因为夫妻之间的矛盾会更少,相处起来会更舒服更稳定。
因为“性格相似度”越高的夫妻,越容易产生“契合感”,在爱情中相处得越轻松,因为他们更容易理解对方,伤害对方的概率也更低。
互补的情感体验真的更强,有能力磨合会更好,但大多数人“能力不到位”,很难继续下去。初恋很难走到最后。这也是原因。
但是一个经典的问题来了:“爱情经得起挫折,却经不起平淡。”“我们太像了,对你没有感觉。摸你就像左手摸右手...
很多人分手了,因为他们之间几乎没有矛盾,也从来没有吵过架,看起来一切都很好。在爱情三角理论中,爱情、亲情、友情等感情最大的区别在于“激情”。
激情是如何产生的?
简而言之,好奇+渴望+好感。
我们很容易产生上述情绪,因为我们没有对方拥有的品质。
我们的灵魂既追求共鸣,又追求完整。有些品质很难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身上。例如,一个人可能既不外向也不内向,但除非人格分裂,否则他通常不会非常外向和内向。
对我们来说,我们的伴侣是相互依存和独立的人。互补可以让彼此感受到不同的生活,性格也会发生变化。这是性格相似的情侣做不到的。太像了,导致重叠度高。在一起和不在一起似乎没有太大区别。我能想到你想到的,就像一面镜子。
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,矛盾是促进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。
两个性格相似的人几乎没有矛盾。理论上,他们不能继续相处。然而,现实中不可能有完全相似的人,他们会有所不同。这些差异将成为新鲜感的来源。
新鲜感的获得不一定取决于不同性格带来的摩擦,也可以取决于不同的经历。比如蓝天白云、落花、宠物、食物、餐具、书籍、有趣的表情包等等。
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,我喜欢寻找人类的共性和规律。我的爱人是我的专属受试者。我总是热衷于让他做各种心理人格测试来研究情感问题。
我最关心的是相似性和互补性。他给了我很多我从未有过的感受和经历。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他而不是别人。
因为我们的测试结果总是完全互补的,我曾经认为互补更重要。直到有一次朋友问我们是怎么认识的,她说她不会去我们认识的地方,不会接触和自己差别这么大的人,不会愿意一起做我们一起做的事情...我意识到我和他有一些相似之处,我从来没有在意过。
性格相似或互补,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的吸引力。
与绝对吸引力不同,比如个人的外在、经济实力等。,以及情商、专一、包容、尊重、自信、独立等。在交流中,这些都是客观的,大多是积极的条件,有足够的公平价值。
而且相对吸引人,往往是中性的,具有个人主观性,仅仅取决于你的需求。
比如女生的身高并不是绝对吸引人的。很多女生都想长得更高,但是有些男生喜欢娇小的女生,这样更可爱,更有保护欲。也有男生喜欢比较高的女生,觉得自己更有气质。
例如,外向和内向也相对有吸引力。作为一个内向的男孩,他们中的一些人希望找到一个内向的女孩,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想法。他的需求是“被理解”;有些男孩希望找到不同阳光外向的女孩,她们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,他的需求是“更快乐”。
理论上,恋人的门槛比朋友高。即使性格相似的人缺乏对你的核心吸引力,他们首先满足了能让你愿意亲近的要求。如果这个人是朋友,你愿意,至少不会出去。
如果是性格差异,冲突冲突很可能会让你产生“我们不能共存”的判断,甚至朋友出去后都做不到。很多恢复者应该亲身经历过。
因此,还是要看你的核心需求点是什么,不能踩的雷点是什么。
比如我很不喜欢自以为是的男生。即使对方经济条件好,学历高,价值高,家庭背景深厚,人缘好,有那么多绝对的吸引力,我也不会考虑,一点都不会否决,也不会有类似的互补考虑。
绝对的吸引力决定了对大多数异性的吸引力,而相对的吸引力决定了契合度的上限。相似性格和互补性哪个更好,其实是一个相对吸引人的问题。双方可以接受哪种相处方式,哪种最好。性格太像适合谈恋爱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