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恋情感:“嫁得好”的女人才懂的3条婚姻法则
这场“暴发”使人心变得浮躁,也放大了人们的不满,“劫后余生”的庆贺也让人“不愿将其付诸实践”。
但是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——
你们的婚姻是否真的已经结束了?
或者因为“暴发”进一步压缩了你们之间的距离,让美感消失,而你们没有经营好感情,积怨积怨,才导致“冲动离婚”。
需要确认的是:
是因为“遇人不淑”还是因为“不能经营”?
是因为结婚太匆忙,被对方“迫害”,还是你根本就不能使自己快乐?
若如此,那换个人,你是否真的会快乐?
让我们彼此快乐的“障碍”是什么?
受训者可可32岁就已担任过“行政主管”,工作十分辛苦。由于男性心理上的年龄较小,特别是在亲密的人面前更像一个小男孩,所以可可的丈夫对可可不能体谅和包容。
再者可可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总会因为“不刷碗”、“不倒垃圾”、“对方是甩手大爷”等问题与丈夫争吵。
而可可的丈夫也越来越不愿回到这个“满是怨恨”的家,在再次相互指责后,又提出离婚。
可可想不通的是,她明明想让婚姻更美好些,可为什么会一步步地走向“离婚”呢!
在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的婚姻中,最怕的就是“思想受害者”。
"我已经很累了,你怎么还那么懒?"
"我这么累是因为除了工作以外,我还要照顾你"
「洗碗/倒垃圾会累死吗?」
婚恋情感:认为这些都曾经是可可的内心写照,也是许多读者所熟悉的“内心戏”。好像对方就是我们在“快乐”、“轻松”的路上的“障碍”,此时心中就是——
只因有你,我才如此痛苦。
指导可可案例的简心顾问告诉可可,她的问题主要是无法沟通和表达。
科科希望“婚姻幸福”,于是她想像出一个“完美丈夫”的形象,她下意识地想像出“只要丈夫顺从/做事得当,我就能幸福”。
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“需要”强加在“丈夫”这一角色身上,对方如果不能“如愿以偿”,可可就会生气。
情感隐私:她愤怒的根源在于她想要“按照自己的意愿”去“控制”。
但是我们都知道,任何人都不应该“如愿以偿”,而且我们的意志也不能强加给别人。
情感空间,因此,我们不能先“假设对方是完美的”,然后再以“完美的标准”来要求对方,因为对方做不到,也做不到,你只剩下“生气”了。